近日,经过初赛的严格选拔,佳木斯大学人文学院2025年学科教学(语文)研究生教学技能大赛决赛于5月21日下午在崇实楼B311教室圆满落幕。本次大赛旨在锤炼师范生教学技能、推动教学创新实践,来自学科教学(语文)专业的丁欣、李响、岳莹莹、霍雨晴、房美洁、王莉媛、赵驰、梁多、刘楠9名选手同台竞技,以扎实的专业功底与创新的教学理念呈现了一场高水平的教学盛宴。

决赛现场,选手们紧扣语文教学核心,融合传统文学底蕴与现代技术手段,展现出卓越的教学设计能力。霍雨晴同学以朱自清经典散文《春》为范本,通过连读、停顿技巧的生动讲解,声情并茂地还原了文本的韵律美与情感张力,其游刃有余的台风赢得评委一致好评。岳莹莹同学则聚焦沈从文《边城》中“鱼”的意象,以小见大,层层剖析主人公翠翠的情感变化与形象塑造,展现了细腻的文本解读能力。



赵驰与王莉媛同学大胆创新,将AI技术与语文教学深度融合,通过智能化互动与可视化呈现,打造出趣味性与学术性兼备的课堂模式,为传统教学注入新活力。刘楠同学以“从何而归?”“为何而归?”“归去哪?”“如何归”为课程脉络,结合富有创意的板书设计,逻辑清晰地串联起教学内容,彰显了扎实的教学基本功。



经过激烈角逐,霍雨晴同学凭借出色的综合表现斩获一等奖,房美洁、赵驰同学分获二等奖。大赛评委们对选手表现进行专业点评。评委们指出,“AI赋能教学”是本次大赛的亮点之一,新技术与传统课堂的融合为语文教育开辟了新路径,鼓励教师群体与时俱进,主动拥抱技术变革。评委们还从教学设计角度提出建议,强调微课选题需“小而精”,切入点应精准且富有深度,避免“大而空”的泛化分析。




评委组高度肯定了选手们的专业素养与创新意识,并寄语全体师范生“以匠心传承语文之美,以创新回应时代之需”。本次大赛不仅为未来语文教师搭建了实践交流的平台,更通过技术赋能与教学反思,为学科发展注入新动能。
佳木斯大学人文学院始终秉持“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理念,持续深化教育教学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未来,学校将继续探索语文教育创新路径,为培育新时代高素质研究生贡献力量。
撰稿人:李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