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度解读黑龙江地区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调查成果,揭示方言背后的地域文化密码,佳木斯大学人文学院于2025年5月18日上午在人文学院501会议室举行题为“黑龙江汉语方言语音内部差异及佳木斯汉语方言语音特点”的学术报告会。此次报告主讲嘉宾为牡丹江师范学院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带头人、省优势特色学科带头人、省语言学会副理事长、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评估专家、省级教学名师吴媛媛教授,人文学院院长谭杰、副院长宋冬冬、中文系教师及学院全体研究生参加了此次学术报告会。

本次学术报告会深入探讨了黑龙江省内汉语方言的语音多样性及其地域特色。从宏观视角梳理了黑龙江方言的语音内部差异,并以佳木斯方言为典型案例,剖析了其独特的语音现象,为方言研究与语言保护提供了重要参考。

吴媛媛教授在本次报告中通过对比分析与实证研究,结合自2016年开展的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黑龙江汉语方言调查,呈现黑龙江一二三期田野调查结果,揭示了黑龙江方言语音的丰富性及佳木斯方言的过渡性特征。在听完吴教授的讲解后,现场的老师和同学们纷纷提出自己的想法或疑问,和吴教授展开了热烈讨论,将本次学术报告会的气氛推上高潮。



佳木斯市作为黑龙江重要城市,其汉语方言在语音系统上有自身鲜明特色,蕴含着当地独特的文化信息。通过对佳木斯汉语方言语音特点的解读,能进一步阐发语言的多样性,展现汉语方言所承载的丰富地域文化特质。

黑龙江汉语方言如同散落的珍珠,串起地域文化的璀璨长卷。此次学术报告会不仅为语言研究领域的学者、学生提供了交流探讨的平台,更是一次对地域文化根脉的探寻。同时也有助于大家深入了解黑龙江地区汉语方言的独特魅力,推动地域语言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撰稿人:孙雪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