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党员本色践行奋斗初心,在青春赛道积蓄奋进力量

陈伊琳,女,中共党员,佳木斯大学人文学院2022级汉语言文学(S)专业本科生。现任汉语言文学(S)2202班学习委员,佳木斯大学PBL教育协会副主席;曾任人文学院学生管理委员会副主任。曾获黑龙江省三好学生荣誉称号,佳木斯大学“十佳学习标兵”,佳木斯大学优秀班干部,校级一等奖学金两次,二等奖学金四次,单项奖学金一次,国家励志奖学金两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省级立项两次,佳木斯市“关爱乡村留守儿童,助力教育全面发展”活动“优秀支教教师”荣誉称号,2024年积极参加佳木斯大学PBL教育协会的各项活动,表现优异,授予“先进个人”荣誉称号等。她用行动诠释着“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的深刻内涵,彰显先锋模范作用。
思想铸魂:在理论武装中筑牢政治忠诚
“思想就像云层里的水汽,看似无形,却决定着最终会飘向何方。”这是陈伊琳在党课笔记中写下的感悟。从递交入党申请书的那一刻起,她便将思想成长作为首要功课。在她看来,党员身份不仅是荣誉,更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力量的责任坐标。
固本强基:在专业深耕中践行初心使命
“每次解决一个难题,就感觉自己的‘含水量’又增加了一分。”从现代汉语到古代文学,从教育理论到教学实践,她像海绵般汲取知识养分,以党员对自身的高要求,将专业学习化作筑牢根基的“蓄水池”。作为党员,她始终牢记“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在求知路上树标杆、作表率,用实际行动践行“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的党性要求。
宗旨践行:在服务奉献中厚植为民情怀
在佳木斯市“关爱乡村留守儿童”支教活动中,为了给学生上好一堂语文课,她反复修改教案,备课、授课、答疑的每个环节都精益求精;作为班级学习委员、学院学生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和PBL教育协会副主席,她在学生工作中搭建起师生沟通的桥梁,在学生工作的实践中,她的组织能力与服务意识不断提升。“服务不是牺牲,而是更高级的成长。”这是她在学生工作中提炼的党员担当。
创新赋能:在科研实践中弘扬奋斗精神
在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赛道上,她主持两项省级大创项目,作为核心成员参与竞赛项目并斩获佳绩。她深入践行“创新是第一动力”的发展理念,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党的思想路线融入实践,在传统人文专业中开拓创新路径,用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党员“勇立潮头、锐意进取”的奋斗姿态。
从递交入党申请书时的青涩学子,到如今的学习模范,陈伊琳始终以党员标准丈量成长之路。她常说:“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就藏在每一次认真努力的深夜里,每一次服务同学的行动中。”从汲取阳光到播撒雨露,她用初心与担当推动更多“云朵”向阳生长。这朵积蓄力量的云,正以共产党员的赤子之心,书写着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