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党建工作

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建工作 >> 正文

传承红色基因,勇担时代使命

发布日期:2025-06-11    作者:     来源: 院办    点击: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回顾党的光辉历程,弘扬区域红色文化,激发党员艰苦奋斗、锐意进取、勇当先锋的积极性,6月11日,人文学院党委组织青年教师党员,走进合江省政府旧址博物馆。在这座被誉为“东北小延安”的红色地标中,开展了一堂题为“传承红色基因,勇担时代使命”的沉浸式党课。千余件革命文物环绕的展厅里,历史的厚重与时代的使命在此交汇。


党课以合江省的光辉革命历程为主线,在实景复原的剿匪展区前,生动讲述了1946年革命战士于密林雪原与土匪殊死搏斗的英勇事迹。学院党委书记董树理指着泛黄的《合江日报》创刊号强调:“这里的每一块砖瓦都在诉说历史,而斑驳字迹间仍跳动着革命者开辟新天地的豪情。”在“延安决策战略转移”展区,她着重阐释延安文化大军跨越山河挺进东北的壮举,尤其提到文化精英们在马背上坚持创作、炮火中创办东北书店的感人事迹,引得青年教师纷纷记录这些珍贵的历史片段。

党课紧扣合江省“一个中心、三项任务”的历史经验——发动土改、剿灭匪患、发展生产、支援前线。在土地改革展区,董树理将农民焚烧地契的老照片与当前乡村振兴战略相联系:“革命前辈以土改解放生产力,今天我们以脱贫攻坚续写篇章,时代任务虽变,为人民服务的初心永不褪色。”行至“支援前线”展厅,她深情讲述妇女赶制军鞋、农民献粮支前的故事,点明“‘小推车推出大胜利’所体现的党群鱼水情,正是当下‘我为群众办实事’的精神源头”。

 

董树理总结时强调,这座旧址不仅是历史建筑,更是永恒的精神地标。佳木斯作为“东北小延安”,曾在艰难岁月孕育新中国多项事业的雏形,其历史是滋养当下的宝贵财富。自2023年6月重新开放以来,博物馆已接待近两万人次,成为三江平原核心红色教育基地。人文学院党委此次创新党课形式,为党员教育注入源头活水,未来计划依托十大展区开发系列专题课程,深化区域红色教育的系统性。

离馆时,夕阳透过老式窗棂,为复原的省政府办公室铺满斑驳光影。众人回望门楣上“合江省政府旧址博物馆”十个熠熠生辉的大字,历史与当下的对话,仍在无声延续。